南京【智慧隧道】国内最长的水下隧道太湖隧道建成通车
历时四年建设,全长10.79公里、双向6车道、净宽40.6米、净高7.25米,连接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的重要通道—太湖隧道,12月30日正式通车。这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湖底隧道,标志着我国湖底隧道工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。
相关专家介绍,沪宁高速是全国运输最繁忙、交通压力最大的综合运输地区,早已呈现常态化拥堵,而无锡段平均时速不足80公里。
新规划建设的沪宁间第二条高速公路—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,基本平行于沪宁高速,南京南部、常州南部的客流可借助这条新路,快速到达无锡、苏州和上海,这将有效分流沪宁线交通压力,极大畅通沪宁间的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,有力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。
建设过程中,团队相继组织编制了路基、桥梁、通道、隧道等分项工程精细化管理细则,在工艺工法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。
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东出入口
工艺工法首创突破,四仓流水作业施工方法显优势
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起自常州武进区前黄镇,跨越锡溧漕河改线段、新长铁路,与锡宜高速公路交叉,下穿邀贤山后进入无锡马山境内,穿越太湖梅梁湖,终点在南泉接无锡环太湖高速公路,路线全长43.90公里(无锡段22.43公里,常州段21.47公里),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。其中,修建苏锡常南部高速,最难的无疑是穿越太湖。因此,太湖隧道成为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最关键节点工程。
在相关参与规划设计专家看来,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建设规模大、施工技术难、安全风险高、环保要求严,工程建设极具挑战。
据介绍,隧道横断面采用折板拱两孔一管廊形式,两侧行车孔单孔净宽17.45米、净高7.25米。
太湖隧道的工程建设面临诸多技术与管理难点。太湖隧道结构混凝土的抗裂防渗要求高,1.4公里长的围堰和基坑,位于湖底8至15米深厚淤泥中,施工技术复杂。同时,太湖隧道集超长水中围堰、长大深基坑、多种支护形式施工于一体,涉水作业需经历四个汛期,安全风险大。
太湖隧道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的长三角苏南地区,周边旅游资源丰富,隧道要穿越多处环境敏感区,其中太湖水域环保要求特别严格,这都对太湖隧道的建设提出挑战。
为攻克这些难题,项目团队在工艺工法上寻求首创突破。费晓春介绍,团队首次提出了“四仓流水作业”施工方法,即第一仓主体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、回水,第二仓进行主体结构施工,第三仓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和土方开挖,第四仓进行仓内抽水和清淤施工。当第一仓回填完成后,拔除围堰钢板桩,重复利用到第五仓,使各类施工资源在封闭的“孤岛”上达到循环利用,在技术、经济、环保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
建设过程中,项目团队积极推行标准化建造、信息化管控、绿色化生产,建立了钢筋加工及构件预制配送中心,采用智能分拣机器人等全自动钢筋加工设备,降低人工投入,设置了集现代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和机械化于一体的全封闭式混凝土供应中心,涵盖污水零排放系统、粉尘零排放系统、混凝土加冰系统、防尘降噪系统、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和长距离皮带输送系统。
同时,团队结合5G技术、北斗精确定位、光纤检测、多目标雷达跟踪、光谱检测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通过视觉疲劳唤醒系统、交通事件检测及预警系统、智能无极调光照明系统和隧道通风运营节能系统等,推动现代高新技术与高速公路建设的深度融合,打造了一条智能隧道。
苏锡常太湖隧道南泉段湖域段首节顶板浇筑完成
创新关键技术,打造首条绿色生态隧道
作为水下隧道,施工防水是最为关键的一步。费晓春介绍,针对“十隧九漏”的质量通病,太湖隧道研发了“三重六层”防水施工技术。
第一重防水是混凝土结构自防水,采用基于水化速率和加冰物理降温阶段收缩协同调控方法,在满足施工和易性、强度的前提下,对混凝土原材料及其性能进行专项量化设计和选择;同时引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,实时采集温度、振动数据,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,实现主体结构混凝土无贯穿性裂缝。
第二重防水,是在施工缝、变形缝处设置外贴式止水带、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和内装可卸式止水带,实现最佳“接缝防水”。
第三重防水是隧道外包防水,在隧道外侧包裹一层防水卷材,仿佛穿上了一件“雨衣”,实现了太湖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设目标。
太湖素有“水美”“鱼虾肥”的美名,施工过程中,团队以一系列技术创新,降低可能对太湖带来的生态扰动。
据介绍,团队通过建设全封闭混凝土供应中心、钢筋加工配送中心,实现生产粉尘、固体垃圾“零”排放;通过定期开展蓝藻打捞、增殖放流,实施湖面补偿,促进太湖生态环境修复。同时,全面引入太阳能、空气能等绿色能源,实施废弃混凝土绿色处理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。
来源:隧道网